当前时间:时间载入中……
威海志愿者在行动 爱让冬天更温暖

本文二维码,扫码即可转发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09日  来源:正定居国学文化  点击:1557次  发布者:管理员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相识,从共同的“爱心”梦开始;爱心,在公益行动中汇聚。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心中有爱,他们开通了一条爱心之路:爱心志愿在行动。他们的名字是“志愿者”,他们用爱,温暖了一座城。

 

暖流在寒冬里涌动

 

12月5日是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长城爱心大本营成立5周年的日子。活动当天,由威海市文明办和长城爱心大本营组织的“爱心让威海更温暖”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在环翠楼广场举行。来自不同单位和行业的30个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志愿服务,同时一只流动的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社区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威海市中医院的医生正在为老人量血压。

居民现场体验爱心服务

5日上午9时许,环翠楼广场人头攒动,志愿者们在广场上摆起了志愿服务摊位,发挥各自专长为市民提供服务。市民们有的在接受按摩推拿服务,有的在跟志愿者认真交流如何辨别真假药品,有的在享受免费理发……市民王雪梅就在现场体验了一把“一站式”爱心服务。

“我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这里要举办志愿服务活动的消息,今天就早早赶过来了。”王雪梅说,她患有颈椎病和肩周炎,现场一位盲人志愿者为她做了半个小时的按摩推拿。“感觉轻松了许多,肌肉不那么僵硬了。”王雪梅说。当天,她还拿着自己买的一盒颈椎贴来到志愿服务摊前,向来自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志愿者学习了如何鉴别药品真假。

在中国农业银行威海分行的摊位前,志愿者们为王雪梅详细解说了如何防范金融诈骗的知识;在市中医院的摊位前,老中医为其详细把脉,并讲解了冬季养生的知识;在手机维修志愿服务摊位前,志愿者们为她更换了手机屏幕并进行了系统升级;在美发工作室摊位前,志愿者为其换了一个新发型……

“没想到在这里享受到了爱心服务,太感谢你们了!”王雪梅高兴得合不拢嘴。看到志愿者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她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中,为路过的居民分发交通安全手册和政务服务便民手册。

威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志愿者教市民分辨药品真假。

上门为社区老人服务

得知环翠楼街道东北村社区有几名老人因行动不便,到不了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马上成立了一支由电脑修理师、理发师和医生组成的流动志愿小分队,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服务。

电脑修理师吴昆仑和陈辉带着维修工具,来到西北村社区郭学勤老人家里。“电脑开不了机已经好几天了,可把我们老两口急坏了。”75岁的郭学勤老人说。开盖、清灰、接线、换硬件……吴昆仑和陈辉认真地修理着电脑。15分钟后,电脑顺利开机。郭学勤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感谢。陈辉一边嘱咐老人电脑使用注意事项,一边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老人,方便老人日后有需要时联系。

在78岁的曲德珍老人家,来自高区尚美理发店的专业理发师王一圳带来了店里最好的理发工具,为老人上门服务。曲德珍老人告诉记者,家人几乎每个月都会带自己去理发店理发,但她觉得他们带来了麻烦,心中有点过意不去。

“大姨,只要您有需要,我们随时上门服务。”王一圳边说边拿出干净的围布给老人围上,熟练地为老人理发。20分钟后,一个干净利索的发型就完成了。“我喜欢这个新发型,真好看!”曲德珍老人一边照镜子,一边笑着说。

据了解,王一圳和店里的其他两位骨干理发师两年前就加入了长城爱心大本营,经常走进社区和农村,为行动不便者免费理发。5日一上午的时间,王一圳和他的同事们为近30位市民免费理了发。

另外,来自威海市中医院的志愿者们还走进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体检,针对每一位老人开出了专门的“健康养生食谱”。(文/记者 王海玲 图/记者 王彦博)

 

他们的名字是“志愿者”

 

在大型赛事和艺术盛会现场,在最需要关爱的残疾人群体中间,在传播志愿服务理念的队伍中,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威海市部分志愿者,分享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志愿者为东北村社区老人检查身体。

“将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提起涌泉盲人按摩中心,很多人对店主姜新赞不绝口。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按摩技术一流,更多的是对他热心助人、传递温暖的赞赏。现在他不仅是盲人协会秘书长,经常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更是很多残疾人心中的“好大哥”。

5日,记者在涌泉盲人按摩中心见到姜新时,他刚从北京参加推拿技术培训回来。“我要把学到的技术都教给盲人兄弟们,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积极融入社会。”姜新难掩兴奋地说。

因为小时候的一场医疗事故,姜新的眼睛严重弱视,几乎看不见东西的他曾经一度陷入绝望。就在这时,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向他伸出了援手:免费给他提供场地、出资让他学习技艺。就这样,姜新成立了我市第一家盲人按摩店。几年下来,小店经营越来越红火,姜新便想着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盲人受益。“这么多爱心人士将爱的接力棒传递给我,我必须将它传递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温暖与力量。”这是姜新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威海市共有盲人按摩店20多家,而且呈不断增长之势。哪位盲人需要技术指导,一个电话,姜新准会出现。

为搭建盲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盲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姜新精心组织了“同在蓝天下”主题晚会、盲人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并帮助他们学习技艺,自主谋生。

“志愿服务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环翠区助力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军没有闲着,他正在策划组织关爱自闭症儿童、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活动。目前,该中心已经拥有注册志愿者9500多人,志愿服务组织184支,成为威海市志愿服务的“生力军”。

拉上一车白菜到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去乳山看望残疾人……张军向记者介绍了几项自己做过的志愿服务活动。但到底做过多少次志愿服务活动,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志愿服务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奉献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受助人的谢意,更收获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张军说。

2009年,张军在环翠楼街道义工协会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张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收获了快乐与自信。2012年5月份,环翠区政府成立助力社区项目,张军辞职创办助力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活动。

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军获得了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对志愿理念、公益营销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期间,张军更是学到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现在,他正在探索如何整合社会公益资本,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如何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5日,志愿者在为市民理发。

“我是志愿者,我很自豪”

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山大(威海)青年志愿者总会主席陈玥兴就是学校里的一名“志愿达人”。

在一次晚自习上,陈玥兴发现很多学生将垃圾放到课桌洞里,人走了却没把垃圾带走。于是,她就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校园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展览、派发传单等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懂得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一段时间下来,不仅是教室和食堂,整个校园的环境都更为干净卫生。

据陈玥兴介绍,目前青年志愿者总会有注册志愿者近8000人,他们活跃在社区、中小学校、大型活动现场,“我是志愿者,我很自豪,希望每个人的微小力量能汇聚成一道爱的河流,滋润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在抗震救灾中世界各国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志愿服务”四个字深深烙在陈玥兴心里。踏入大学校门后,她便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总会。参加环保、爱心支教、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服务和关爱活动,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让她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志愿者”的责任与分量。“每次志愿服务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他人脸上的微笑就是对我最大的慰藉,能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我觉得特别自豪。”陈玥兴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爱心的相互传递中,城市的精神文明内涵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记者 林超)

 

用爱温暖一座城

 

长城爱心大本营成立于2008年12月5日,是以刘长城个人名字命名的爱心志愿服务组织。五年来,长城爱心大本营迅速发展壮大,组织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

 

1500名——这是长城爱心大本营在册的正式志愿者人数;

150多万元——这是长城爱心大本营五年来组织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向社会弱势群体累计捐款捐物数额;

100多次——这是长城爱心大本营五年来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数目;

30家——这是长城爱心大本营五年来“牵手”的爱心企业和单位数目。

 

长城爱心大本营刚成立时只有几名志愿者,没有活动基地。如今,长城爱心大本营已家喻户晓,在盲人身边、贫困家庭的家中、敬老院、社区里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奉献爱心的身影。长城爱心大本营,已然成为威海市一个充满爱心的志愿服务品牌。


全体志愿者合影

搭建爱心平台

汇聚更多的爱

作为一名优秀志愿者,刘长城参加过无数次慈善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于是,他在2008年12月5日发起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长城爱心大本营”,为社会各界搭建起一个爱心平台。

在威海市区大世界附近开店的吴昆仑和邢庆威于2009年加入长城爱心大本营,专门负责后勤工作,他们经常开着私家车为志愿活动跑前跑后;年仅5岁的“福娃”在“妈妈”的带领下,到机场东路植树、护绿;受过长城大本营长期帮扶的贫困菜农李自海,领着两个女儿也加入帮助他人的行列中来;在刘长城爱心故事的感召下,威海市农业银行、市公安局等部门、单位的干部员工纷纷组团加入……

如今,长城爱心大本营的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途径。

在长城爱心大本营的活动基地,刘长城经常召集志愿者一起研究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在长城爱心大本营的年度活动计划表上,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白天上班,空闲时间开会、联系、调度,晚上还要根据情况不断完善策划,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虽然辛苦,但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刘长城说,他退休后会将全部精力放在爱心大本营上。

月月有活动

常年不间断

经过五年的发展,长城爱心大本营的制度建设越来越正规,1500名志愿者分工明确,策划部、后勤部、外联部、网站部、活动部等部门既相互独立又协调互动。翻开长城爱心大本营的活动档案记录可以看到,大本营月月有活动,常年不间断。每个月的活动有计划、有筹备、有落实、有总结。威海九中对面600平方米的长城爱心大本营活动基地,会议室、办公室、图书室、展览室一应俱全。

“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因此,每次爱心活动后都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把爱心延续下去。”刘长城说。大本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接受现金等实物捐赠,捐助人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亲自把实物送到受捐者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的快乐。

2012年9月,长城爱心大本营被山东省文明委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雷锋号”先进集体,成为威海市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爱心志愿组织。作为爱的桥梁和纽带,长城爱心大本营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温暖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温暖威海这座爱心城市。

(记者 王海玲)

 

267
上一篇文章:长春市南关区黑咀子村委会文明大讲堂公益论坛    下一篇文章: 亮出传统文化这张身份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