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文对您的内心有所触动,恳请随喜转发,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会因为您而改变!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请在主页历史消息中查看!
-----放生微信公众号码 fsaa01
买卖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比个人行为能够带来更大范围的影响。对动物予以尊重和保护,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共识。买卖动物不但严重损害了动物的生存权利和自由权利,也对自然生态造成沉重破坏,更侵蚀了人类的道德良知。一些皮制品、骨制品及化妆品等的买卖带来大量野生动物乃至珍稀动物的捕杀。如果没有买卖,确实会极大减少动物的伤害和环境的破坏。佛教徒放生如果进市场购买动物,也会牵连进一步的采购与捕捉,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应注意避免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买卖链。
目前在爱护生命方面,消除和禁绝社会上非法的野生动物买卖是当务之急,是能够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放生”,佛教徒应该以各种方式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其他保护组织,从自身做起,并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为地球上所有生命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中国佛教协会已关注到大规模盲目放生引起的社会问题,准备大力宣导教育佛教徒避免盲目放生,并由此机缘更深切认识佛教契应时机的问题。
以往佛教界曾经进行了一些努力,引导信众科学放生,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很不够,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引导教育力度,需要更多的宣导渠道,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放生观念。同时,放生活动要尽量争取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己化人,避免造成对立。
社会人士提供的建议是非常宝贵的。可以看出,社会上人们对于放生的精神内涵还是普遍肯定的,但是放生的具体操作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对于相关的舆论意见我们予以高度的尊重和重视,真诚的希望类似事情不再发生。
对于佛教信徒,我想说的是,现今是科学化、商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共业问题的影响效应远大于个人问题的简单叠加。在这个时代,不能只考虑个人是善心善行就好,还要考虑行为本身在社会共业环境中的牵连作用、扩散影响,关顾到更广大的缘起,让我们的善心、善行更加广大圆满。
在放生中应本着一颗真正慈悲护生的心,在个人生活中随缘尽力去做,不应刻意追求数量和表面效果。不要在动物市场上赎买,不要选择奇异陌生的物种。
日常生活中的护生行为可以多留心、积极去做,例如把飞到房中的鸟放出去,雨后把爬到路上的蚯蚓捡回花坛等。对贩卖野生动物者,可向动物保护组织或公安部门报告,由他们解救动物,而不必购买。有条件者可参与动物保护组织、资助动物保护项目。另外可多种形式宣传戒杀护生、健康素食等理念,劝化世人戒杀护生。能劝得一人戒杀、吃素,就避免了很多生命被害。
有人希望通过放生求得身体健康、免除灾难等,那么这里的用心、发心就很关键,用心纯正、发心广大,功德就大,数量多则未必功德大。如果反而对生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但没有功德,还有很大过失。因此,放生尤须谨慎而行,不可轻忽放任。
与时俱进,契理契机,行为世范,慎思随缘。这是我最后对于放生的期冀。
谈谈如何如理如法地放生:
1、放生的季节
放生的最终目的是让动物回归自然,重获自由。如果不清楚动物的生活习性,应及时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动物专家求助,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放生适合季节的动物种类。
2、随缘放生,拒绝商业化放生
有一些在固定的日期去固定的市场方购买鱼类放生,结果导致了商贩每到周日就大量进货,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市场需求,加剧了恶性循环。甚至有不少人为了放生,居然和这些鱼贩等预订要放生的种类,成了花钱杀生。
据传闻,有放生组织和市场的商贩长期合作,据说这样可以降低价格……这种商业化放生的行为, 到底是放生,还是加剧了恶性循环?
二、慎重选择放生地点
1、选择正确的地点
一则新闻上说某放生团体组织大队人马前去放生,把许多乌龟、蛇类倒入护城河中。本来这些乌龟都是两栖动物,蛇是爬行动物,都需要上岸呼吸的,结果由于护城河没有攀缘地,全部死亡,真是令人心疼。
放生是为了护生,如果基本的护生知识都不懂了,那还放什么生呢? 要优先考虑放生物种的生存环境。很多寺院的放生池鱼满为患,还有人继续放里面放生,导致水内的鱼虾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还有师兄把泥鳅、鳝鱼等放到山泉水里,因为温度太低,水里没有淤泥,这些生灵尽数死亡。
2、切勿同个地方多次放生
不要老到同一个地方去放生,部分地区发现有不良分子专门在大家放生的地方大肆捕捞。
北京的北海、昆玉河就常发生这种情形。“一边有人放生、一边有人捕捞”的新闻屡见不鲜。
三、慎重选择放生物种
1、选择适合环境的物种
动物放生必须选择适宜的、符合动物生活习性的环境。
山区动物不适宜在平原放生,南方分布的鸟类不适宜在北方放生。
2、不要随便放生的物种
不加选择的动物种类,不适宜的放生环境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生态灾难。
特别是外来物种对本地环境的入侵,其可能造成的生态后果难以预料。
四、关注放生动物的健康
发现到体质较弱和受伤动物,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人为救护管理。等到动物体质恢复之后,才有让其回归自然。
动物体质恢复是放生后有能力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基础。
为保证动物被成功地放生到野外,放生之前一定要对动物健康状况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伤残或携带病菌的动物不应该放生到野外。
五、注意装载运输过程
装载野生动物的笼舍大小应该以能够保证动物在其中自由活动为宜,每个笼舍还要限定动物的数量,对性情凶猛、好争斗的动物应以单独笼舍饲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运输的过程要轻启轻放。
六、简化放生相关仪轨
放生仪式极其重要,让一切众生真正得到利益,一定要授三皈依和念佛名号。为了放生的动物能够提高成活率,提倡尽量简化仪轨,或者先放生再做仪轨。
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悲心
放生、护生、培养慈悲心,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这么做(能这样做很好,但是并不能代替救命放生):
1、素食:素食的功德利益无须我多说。
2、拒绝动物制品:皮具、象牙、动物毛皮制品能少用尽量少用;
3、爱护生态从我做起:
不随便仍垃圾,不要随意丢弃有毒物质,例如电池、墨盒等,能回收的尽量回收,多参加环保活动;
4、多关注弱势群体:
去捕猎野生动物的,有很多都是弱势群体。多帮助他们也能减少对动物的杀害。
贫困地区的孩子如果受过教育,就可以不用依靠大肆破坏环境来换取生存空间。看过电影《可可西里》的人应该对里面有一个靠剥羊皮为生的老人有印象吧……
5、大力弘扬佛法:每种下一颗善的种子,也就消除了一片恶的土壤,记得:“心中种花就不会长草。” 。
放生中需要杜绝的几种行为:
一、 预约放生(绝对不要预约,不要固定时间放生,不要在固定的地点购买)
与卖鱼者直接或见解、明确或暗示将要卖生放生,使卖者闻讯捕捞,违背施无畏的基本定义。如此可令这些众生本几日后死,如今因预约卖者数量、品种等,使其提早被捞,虽汝意为放生,然而其中势必有不堪折磨而早夭的众生,由于其提前死亡出于你的预约,使自己的善举偏于形式了。
二、 不观察地点、水质
如果被放之众生,能放其为适于它生长的环境,则对其有极大好处。反之,若只顾放不观察所放的地点,则对其害处多多。如将野兔置于众人处,飞鸟放于易捕地,鱼儿放入被华工原料污染的无法生存的河流水域等。
三、 禁放养鱼池
严禁将鱼及水生动物放入养鱼池,以养鱼池为卖鱼杀生之来源处,将众生放入其内,乃间接杀生也。
四、 不得区分大小贵贱
一味追求数量,而对某部分众生远离慈心。如见两盆鱼,心想若放这盆躯体小的众生,则价钱和数量要比放那盆躯体大的合算。或思维买一大堆田螺的钱,还不够买一只甲鱼的金额。因而弃大舍贵,择小选大。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未被解救生命的众生怨恨与嗔怒。孰不知躯体越大,价格越昂贵的众生,你放了它,功德也越大。所以放生时,不要带着选择和预备买何品种的心去买生,应当遇见什么,就买什么。
五、 万勿因噎废食
有人因见到自己或他人辛苦所放之众生,有被随后捕抓的危险,便以为这种放生毫无意义,且造就捕抓者的恶因。其实即便仅仅能延长众生一秒钟的生命,此众生也宁一秒后死,不求一秒前亡。故究放生者功德而言,施其一瞬间无畏与放其数年无畏,功德正等无异。于被放者言,彼虽短暂获生,仍于生时心若甘饴,由且于其成就了放生者菩提心的功德,使彼终获善乐。而且,从悲心的角度来说,即便知其在放后即有被捕之险,或见其伤弱而不顾,心怀哪怕使其一瞬安乐也要解救之心,此种人慈悲更为甚强,极为诸佛赞叹,有此发心者,无论所救众生是否有福报活下来,以彼悲心的利益,放与被放者均有大利益。故千万勿抱前放后抓不算放生或买时选择强健活力者放的错误思想了。
六、 不善回向
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势。不重视回向,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碍。所以每个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为,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恳,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
七、 未知己知彼,勿随意劝说
轻易不要对无信心者(尤其是卖鱼的人)宣布和劝化,说我买鱼是为了放生做功德,你应当怎样等等。因为并不了解对方对于因果之取舍观念,一旦被其把握和摸索出放生者出没的时间规律,所偏重放之品种,即便每次给放生者开诸方便,放生亦流于形式而形成弊端。使卖者为了放生者的需要而购抓某种众生,而放生者并不见得一次都能将卖者的货量都买掉,使未被放的另一部分众生伤心埋怨。所以轻易不要让卖者知道目的,通晓规律。
对于有的地区已形成此局面看,虽无法挽回,但应亡羊补牢,注意宣传给新的放生者这个道理,至少使这种局面保持在最小范围即可。但万万不可因为觉得造成此局面不好,便不去放生,退失信心,使更多众生流于他人之腹。总之,放生要比不放功德殊胜。
八、 倘使工作失误,勿轻易自咎
释放与解救他人的生命,永远没有过失。许多放者因为工具、因缘及种种不利因素,使所购众生不能全数尽活,便于亡者自愧有罪恶感。实际众生从生到死,皆受制于因果,假如你尽力做了,它还是于放前死亡,实属因缘所使。彼即便如此,亦要比被人刀刃烹煮者幸之万倍,据说畜生之苦,不但苦于死时之剧痛,死后之剖解、烹食、乃至被消化后,其痛苦的知觉方无。故这对于被放者而言,使其少苦而终,且免受死后之剧烈痛苦,仍具备不小贡献。况且你把放生的功德回向他们,对其今后,仍具备积极深远的意义。故而应知放生因悲心之故,无过失而言。
!!!对于放生的不如法行为,可以善意引导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但是最好不要打击放生者的积极性,不要障碍放生救命的行为。
对于放生应当谨慎言行,但且思量自己的一句话对于苦难的生灵来说也许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莫要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断送了生灵渺茫的生存希望,惹来亿万生灵恨,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针对七种批评阻碍他人放生的言论进行一下辨析,愿诸佛子坚定放生之心。
1、批评佛弟子放生为求功德,批评放生为私心
试想有初学佛子为求功德或为求现实的种种利益而放生,兴冲冲地告诉你,我今天放生了,放了某某元,救了某某条鱼,某些人却来一句:你为了放生而放生意义不大,或者你这样非出于慈悲心放生功德很小,或者其他什么退失别人放生之心的言论,若是信心不坚者,足以让一腔放生热血就此熄灭,再不肯放生,或者减少了放生的次数和数量,那些批评者可否想过那些因为你导致本该获救的生灵惨遭杀戮。即便有佛子为求功德出于私心而放生,也不要阻碍批评。放生求功德,为私心,也无可厚非。正如憨山大师放生偈中所言: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别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毕竟救了动物一命,免去了他们油锅刀山之苦,仅此一点就应赞叹鼓励,而不是批评指责退失别人的放生之心。末法时期,杀业深重,能行放生之法,已是难能可贵。请对待放生者,多一些鼓励赞叹,少一些批评指责。
2、批评佛弟子只知道放生,缺乏对困难人群的关注
辨析:印光大师在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中所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之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每每有不信佛之人,以此论调来攻击佛弟子的放生不救困,对佛弟子的放生颇有微词。救助困难人群和放生都是善事,可以提倡佛弟子多对人的善,但也不必责难佛弟子放生,个人发心不同,因缘不同,更何况,很多放生者,救助动物者,对于弱势群体,对于该救助的人也是在一直关注和帮助的,怎见得,放生的人和救助动物的人就没有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呢?
即便有人只做放生这一件善事,也不应当批评,当然,可以提倡更广泛的善是没错的。
3、批评佛弟子刻意买物放生是攀缘,妄言放生须随缘
辨析:假设自己或家人重病将死,唯有一种特殊药物能够医治,你绝对不会随缘,宁可动用一切手段,不惜巨大的资金,也要找到这种药物,既然对自己的生死如此在乎,那为何对佛弟子的放生救命就必须要随缘,不必刻意买物放生呢?若有人宣扬此言,令佛子不再刻意买物放生,实则阻断千万生灵的生路。假设走在回家的路上,恰好见有卖鱼的,买下放生算作随缘?那明知菜市场有无数苦难的生灵,前去购买放生,这样就不算随缘了?这种行为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刻意买物放生?就是攀援?其实,只要碰到合适的地区,合适的环境,自己又有能力和条件,去菜市场买来即将被杀的生灵,前去解救,是无可厚非的。 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是随缘的放生方式,但切勿以“刻意买物放生是攀援”来阻碍他人的放生。
4、批评佛弟子放生等于放死,生物无法存活
因为有些动物在放生过程中死亡,于是就有了“放生就是放死”的观念。人正常死亡时,总会有个全尸,如今动物被人类屠宰后,尸体被扒皮剔骨、支离破碎,而后又遭受火烧、油煎、水煮的厄运,这与在自然环境里死亡怎么可以比拟? 放生动物,它们也许会很快死去,但放生之时为动物至诚念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贯注其八识田中。既植道种,以后因缘成熟时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永脱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
不妨将心比心,假如是自己,宁愿被放生后在自然界多活一天,也不愿意被千刀万剐,葬人口腹。虽然放生后有一些动物死亡,但是毕竟还有很多因为放生而活下来的生灵。即便有些动物放生后死亡,但也远远好于被屠夫残忍的杀害,油炸火烧,葬人口腹,至少死得安然,至少临终还听闻了佛号,种下解脱之因,甚至死亡后靠佛力加持,立马脱离畜牲身,往生善处听闻佛法。
5、批评佛弟子宁愿放生,却不关注流浪动物
有很多佛弟子,不仅仅放生同样照顾收留流浪动物,但照顾流浪动物的人中也有不放生的,个人发心不同,因缘不同,都是善事。有人批评佛弟子不如动物保护者慈悲,认为放生者是在求功德,这些想法是不必的。
救助流浪的猫狗的同时,更要多多宣传宠物买卖的弊端,尽力影响自己的亲朋,让领养代替购买,同时救助有缘的流浪动物,还有护生,为身边的野生动物提供一切可能的食物和饮用水等。
不论是放生还是救助流浪动物还是护生,这些都是慈悲的体现,有些人无论放生,无论护生,无论是救助流浪动物,都在积极做;有些人只做其中一项或两项,都是很值得随喜和赞叹的! 个人因缘不同,总比什么都不做,只是杀生害命者强无数倍啊,所以不用相互指责啊,应该互相鼓励,互相赞叹,互相随喜!
6、批评放生导致杀业市场的形成
辨析:有人认为放生会引起更大的饲养,这话绝对是没有经过思考,对于整个世间养殖的动物来说,绝大多数都是供人吃的,能够被放生的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点点,甚至百万分之一都不到。 菜市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动物都不是为放生者而准备的。如果把放生者和杀生者来作一下比较,会发现这根本不成比例。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有多少人是习惯杀生,又有多人是习惯于放生。这个世界不是每天都有人放生,但是每天都有人杀生。所以认为放生者导致了更大的杀业市场的观点无法成立。 当然,也许有些不懂放生的人会提前预定,但这只属于个别现象。基本上,相对于庞大的肉食团体,它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指出如何能更如法地放生,但不要以批评责难的心态。
7、妄言以素食代替放生
素食是很好的救助生命的方式,能够自己素食再而影响他人素食,多宣扬素食的利益是功德无量的。希望放生者能够首先做到自己素食,那就更好了。但是素食不能代替放生。吃素只是止恶,是消极地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放生却是扬善,是积极地救赎生命,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
对于不合理的放生,只可提供合理建议,或者提供方便之处,给予指导,为了生命的更好存活。但是如果有可能障碍和阻挠他人放生的言行,请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三思后行。
关注放生微信公众号码 fsaa01
“放生”平台是由三宝弟子因推动如法放生理念的需要设立的微信公众账号,此公众平台旨在关注一切善信善行者及一切有情众生,传播正知正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大正见佛法。以历代善知识的法语甘露以及世间一切善念为传播主题,以祖师大德的不定时、不地点、不预订物命的放生开示为准则,以“舍己安乐,广利众生”为己任,生命不息,放生护生不息,始终坚持如理如法放生和护生。汇集正能量,传扬正能量。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愿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我们行列,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举手之劳指尖轻触推荐给更多好友,把佛菩萨的慈悲之光遍洒大千世界,剔除一切有情漫漫无尽的无明痴暗。福慧净修,共襄如来大业,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普皆回向:阅读、转发、诽谤、 随喜者、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往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